|
|
薯渣的脫水方法
2007/9/1 10:36:27
薯類淀粉生產中排出大量的薯渣如馬鈴薯渣、木薯渣、紅薯渣,一般每產1噸成品淀粉可得0.35~0.4噸的絕干渣,該薯渣內含豐富的纖維、半纖維、淀粉以及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糖類和各種維生素、無機鹽等,是進一步深加工制造全價配合飼料、食品、化工等產品的優良原料。同時,避免大量的薯渣排入江河、農田,亦是綜合治理環境污染一項重要措施。但薯渣脫水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其進行綜合開發和利用。
薯類淀粉生產中,原漿經浸漬后,通過壓力曲篩或錐蘭式離心篩等設備使淀粉與渣分離,該渣主要成份(以絕干計)。曲篩排出未經進一步脫水處理的薯渣含水份85%~95%,干物質5%~15%,是流動性較差固液混合物,此混合物置于顯微鏡下,可觀察到下面幾種狀況:
①經生產工藝處理后,如機械破碎、撞擊、浸漬等以及木薯自身生理特點多種因素影響,存在著大小不一,吸水膨脹的淀粉顆粒(直徑多在3-25μm之間),并且有些顆粒表面已受磨損,外形各異;
②直徑、長短不規則的纖維素吸水膨脹后互相交織在一起;
③蛋白質、膠體物質等較均勻分布于淀粉、纖維等固型物質周圍空間。綜合鏡檢的結果為:淀粉、纖維、蛋白質以及膠體物質等如網狀相互結合交織在一起,各固相物質無明顯孔隙。
因此存在著以下問題:
①由于淀粉顆粒、纖維等物質的相互重疊,阻塞了排水必須物理通道;
②各種膠體物質均勻分布,既阻塞排水孔隙又因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粘稠性,以及其表面張力等作用,增大排水阻力;
③各固相物質間的毛細管作用,特別是纖維與纖維間的毛細管作用,也增加排水的阻力;
④蛋白質和大多數膠體物質均為親水膠粒以及纖維表面負電荷與水中正電荷相互吸引等,這些分子或離子間的作用力,使固液分離困難加大;由于纖維具有很強的“重吸”現象(即已脫水的纖維遇水又可重新吸收膨脹),以及薯渣中存在著多種可壓縮物質,如纖維等,所以在受外力作用時往往發生體積變化,導致微小排水孔道變得更為細小或堵塞,亦是之增大薯渣充分脫水困難。
薯渣在用于飼料、工業用料、貯存等時,需將薯渣脫水干燥至含水份12%。目前國內外較為理想及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機械與熱能相互結合方法,即用機械方法將薯渣脫去部分水份,然后使用熱力烘干(如氣流干燥等)。該工藝的關鍵是采用何種機械設備脫去部分水分,而使之有效進入干燥系統。
下面將幾種常用脫水機械在實際使用中的情況作一些介紹。
離心脫水機:
國產用于淀粉行業的離心脫水機,大多轉速為1200~1600r/min,分離因素為800~1500,為此,經離心脫水后排出的薯渣濕料含水份在65%~75%之間,如進一步增大離心機的分離因素,所得水份降低率并不十分明顯,且使設備復雜化、投資大、能耗高,經濟上亦不合算。
螺旋壓榨機:
設備復雜;安裝、制造要求高;能耗大。經壓榨后排出的濕渣含水份在55%~75%之間,其最大缺點是易受渣的組成、來料的水份變化以及篩片孔眼堵塞(該情況極易發生,且開機時又不易徹底清洗)等因素影響,使之排出濕渣的含水份時高時低,十分不穩定。該機優點是能連續化生產,勞動強度較低。
板框壓濾機:
要達到一定的產量,設備占地面積大,投資及能耗高(指需配套泵的能耗),流程復雜,間斷工作,間歇生產,勞動強度大。一般濕渣含水份在65%~75%之間,易受渣料組成、壓差的變化影響,使出渣含水份不穩定。要想進一步降低水份含量困難很大,除上述提及的原因外,還因渣料為可壓縮性物料,易堵塞排水孔道,不利水份的充分排出。
真空吸濾機;
設備造價高,所需配套設備復雜,能耗亦稍高,可連續化生產,產出濕渣含水份在70%左右。造成水份高的原因,除上述幾點影響因素外,還存在著推動力(即壓差)不足(轉鼓內真空度一般僅為0.04~0.053MPa),濾布極易堵塞等因素的影響,以致排出渣料水份含量難以進一步降低。
|
|
|
|
|
|
|